首页 > 古典文学 > 半泽直树 > 第二章 泡沫经济时代的新人组

第二章 泡沫经济时代的新人组(1/2)

目录

1

何谓破产?

现在的世界,十几年来已经产生了一种诡异的免疫力。银行职员也一样,在泡沫经济以前,听说“客户公司倒闭了”,那可是骇人听闻的大事件。而现在呢,就算有那么一两家客户倒闭了,大家的反应也不过就是“那又怎么样呢”。

话虽如此,如果是自己负责的客户破产了,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各种沉重的事务负担。

毕竟,曾亲身经历过破产的人还是很少的,所以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在这种时候贷款银行会摆出什么态度。对于银行来说要面对破产造成的损失,而银行职员则还要头痛由破产带来的一系列烦琐的事务手续。

首先,当贷款企业出现空头支票的时候,银行就要开始准备大量的文件了。

账户解约通知书、还款请求书、抵偿通知书等。

账户解约通知书的内容如下:“对于开出空头支票等信用不佳的企业开设代表信用和名誉的结算存款账户,有损于我行的声誉,特此注销相关账户。”请求书中则会写道:“因为贵公司开出空头支票,导致信用情况恶化,须立刻全额偿还我行发放的贷款金额。”最后,抵偿通知书的内容是:“抱歉,我行已将贵公司的存款和贷款进行了抵偿。”书面文件的用语大抵如此。

这些文件都会用“附送达证明以及内容证明”的方式邮寄,邮寄方式的名字长得念一遍都会咬到舌头。之所以选择这种不好读又略显夸张的方式,是因为可以证明“首先是证明文件的内容清晰无误,其次证明确实准确无误地送到对方手中了”。

对银行职员来说,为这种已经断绝往来的客户准备这些挖空心思客套虚伪的文件,是一件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而且,利息还要精确到一分一厘,这也要花费很多的精力。

幸好西大阪钢铁公司的贷款只有五亿日元这一笔,贷款账户也只有一个。对于那些常年合作的客户来说,光贷款账户可能就有五到十个,结算账户更多,一个一个地进行抵扣,要算清楚哪一笔存款用于抵扣哪一笔贷款,连银行职员也会感到非常头疼,操作时简直像解谜一样。

“a结算账户注销后有若干返还金,用于扣抵某笔贷款的本金若干利息若干日元”,这样的抵偿通知书陆陆续续发出,其实收到的人可能也是一头雾水,搞不清状况。不过,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破产者本人面对债权者的步步紧追,要么潜逃,要么装聋作哑,要么精神崩溃,甚至自杀,反正从来没有人仔细研究或纠结过抵偿通知书的账目内容,还真是省事了呢——这当然只是个玩笑,不过其中还有一个问题。

破产以什么为凭据?实际上,破产的定义并没有单纯清晰的界定。对银行来说,企业的“破产”不是严格的法律概念,所以法学系的学生经常使用的有斐阁出版的《法律学小辞典》中并没有这一词条。

因此,仅凭第一次开出空头支票,很难来判断西大阪钢铁公司是否即将破产。

开空头支票是企业开出的支票因为存款账户余额不足而无法正常结算。

而且,结算账户主要是企业为了结算往来款项而开立的账户,开出的支票或汇票的票面金额都从账户余额中扣除。虽然方便,但往来款项一律不计利息,这是它的一大特征。

空头支票指的是,拿着对方公司开出的劳务费支票到银行要求兑现的时候,银行以“账户余额不足无法结算”为由拒绝支付,这时候这张支票就成了空头支票。“结算”这个术语给人一种过于专业的印象,实际上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支付”。

经济不景气,一张票据无法结算,“请给我延长结算时间”这样的请求也多了起来。延长之后再延长,最后常常无法结算。因此也产生出各种奇怪的名词,例如支付期间十月零十天的被称为“妊娠票据”,二百一十天 的被称为“台风票据”,还有一种“飞机票据”,是说那种几乎不支付,偶尔又会支付部分金额的票据。

在此多说一句,为什么特地在空头支票前面要加上“第一次”这种表示次数的字样呢?这是因为空头支票最多只能出现两次。尽管第一次空头支票没有什么制度上的惩罚规定,但如果第二次又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就会自动被支票兑换所处以停止交易的惩罚,也就是“由于此人缺乏信用,特此回收并停止一切本票和支票交易”。

有什么呀,只是不能开出票据和支票了嘛——要是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

一旦发生这种事情,企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基本上就全毁了,绝大多数情况下,谁还会再跟“连票据都被回收了”的企业打交道呢?很快这样的企业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同时,还会出现“没结清的货款请立刻用现金付款”的情况。债权者的团体会立刻杀到公司,如果不赶紧拿出钱来,债权人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用红纸 横七竖八地贴在所有能变卖的东西上。更有甚者,身着劣质西装的黑道大哥也会在此时登场。这样一来,企业根本不可能正常运转——这就是世间所谓的“破产”。

“虽然只是第一次空头支付,这种情况下应该不可能重整吧,支行长?”

面对副支行长江岛的询问,浅野点头表示肯定。他的判断是,没有必要等到第二次空头支付发生了。对此,半泽也是认同的。采取虚假财报掩盖巨额赤字已经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了,实际上更应该早些时候就开始进行债权回收的。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全是因为浅野的口头指示:“既然还没破产,假财报也不一定能说明什么问题,再等等吧。”像这种拖延时间、不及时暴露问题的指示是绝不会留在书面上的,浅野很擅长这一手。

但是,事情的发展果然还是超出了浅野的预料。现在西大阪钢铁公司虚假财报的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向总行汇报的地步了,怎样逃避责任才是现在浅野脑袋里最苦恼的问题。

“总之,你还是去东田社长家里找找他,中西去做还款请求书。知道了吗?”

中西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了不安的神色。对于经验尚浅的中西来说,制作债权回收文件也是头一回。

半泽拜托垣内协助中西,然后自己就离开支行,坐地铁从本町站到了梅田。此刻正是下班高峰,半泽在梅田跟下班回家的乘客一起挤上了京都线阪急电车 ,他的目的地是位于东淀川区的东田家。阪急电车徐徐驶出梅田站,开上了横渡淀川的铁道桥。夜空下的淀川,看起来像一潭漆黑的死水。

半泽在离东田家最近的淡路站下车,穿过站前密集的商店街。这一带是准工业区,公寓和工厂混杂成片,肃杀而冷清。附近可能有冶金工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东田所住的东淀川高地大厦是一座高层公寓,突兀地矗立在这片混乱的区域里。

出于银行职员的习惯,半泽首先找到大厦建成时的“奠基石”,确认了建成日期——平成四年(1992年)五月。

“这下没戏了。”

虽说是泡沫经济崩溃后的一个时期,公寓的售价仍然比现在高得多,这座大厦就是那时候的建筑。 当时的售价大概有七八千万日元,现在最多值一半的价钱。不对,建在这种鬼地方,如果拍卖的话可能连三千万都够呛。这么一来,买入公寓时的按揭贷款可能就已经处于抵押不足的状况。本来还寄希望于公寓等固定资产有一定的担保余力 ,以为拍卖房产后多少还能回收一些,现在看起来也是行不通了。

走进公寓大楼的玄关,里面有三个男人,他们一起向半泽投来了探寻的目光。

半泽在呼叫系统上输入房间号码,等候回复,无人应答。倒是从背后传来了一个声音:“要是找东田的话,他不在家。”正是刚才那三人之一,他们都是债权人。

“公司早就是个空壳子了,所以我们才找到这里来的。他大概连夜逃跑了吧,那个浑蛋!”

说话的人看上去一副工薪阶层的装扮,语气可不善。

“你是银行的吧?他坑了你们多少钱?”

他一看半泽的装扮就猜出半泽是银行职员。他们大概也是同行吧。半泽不方便明确说出债务金额,只打了个哈哈,敷衍过去。

“趁早死心吧。”对方回应道。

如果说出债权金额高达五亿日元,恐怕对方会吓得目瞪口呆,不过半泽仍然只答了一句“说的也是”,便岔开了话题。他的视线停留在已经被邮件塞爆了的邮箱上。

一看就知道,这些邮件已经搁置了好些天了。也能佐证那名男子所说的“连夜逃跑”。

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人的杰作,邮箱的门已经坏掉,里面的东西乱糟糟地散落了一地。地上凌乱的广告邮件上还有几个鞋印。他们回收债权的方式有多粗暴可见一斑。

继续在这儿等下去恐怕也是见不到东田的。

“就这么溜了吗?”

半泽转身离开公寓大楼,边走嘴里边嘟囔着,更为东田的态度而感到恼火。真是个可恶的家伙!尽管经营恶化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但是为交易合作方带来这么多麻烦,最起码应该谢罪道歉吧,好歹表现出一点责任感才是为人应有的态度啊。

“真对不起,我会尽全力去弥补的。”如果能像这样表现出充分的诚意,说不定对方也会体谅地说一句:“都是没办法的事情啊。”但东田这个男人,连直面批判和斥责的勇气都没有,只会嘴上说大话。一想起他那张自恃社长身份、趾高气扬的脸,半泽就有一股沸腾的怒火直冲头顶。

“不行,根本没找到他。”

半泽回到银行后汇报说。要是有担保的话还好一些,眼下却只能先用少得可怜的存款冲账,然后再想办法回收债权了。

“怎么办,课长?”

面对垣内严肃的提问,半泽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万事休矣。”

准备完各种即将发出的债权文件后,早已错过了最后一趟电车。半泽和同样住在公司宿舍的垣内一道,从银行门口打出租车回家。到达位于宝塚,建于三十年前的公司破公寓时,已经过了凌晨一点。垣内住在另一栋楼,半泽跟他道别之后回到自己家,妻子半泽花出来迎接他。

“没事吧?”

因为半泽提前跟妻子交代过,工作上有些麻烦事儿要很晚回家。

“可不是没事啊。”

半泽把挂在手臂上的西装外套递给妻子,解下领带,挂在了衣架上。

“破产了吧?”

半泽瞪圆了眼睛。他刚想说,小花的感觉可真准啊。结果小花却说:“是刚才垣内夫人打电话时说的。”

大部分银行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就拿东京中央银行来说,七成以上的人都是在本行内找到的结婚对象。如果双方都是银行职员,自然很容易相互理解工作上的痛苦和艰难。不过小花不一样,她是半泽大学时的学妹,两人结婚以来直到现在,她都在广告代理公司工作。由于两人的工作领域截然不同,小花对经济方面的事毫不关心,对财务、融资等更是一窍不通,是个彻底的门外汉。

“损失了多少?”

“别告诉别人哦,五亿日元。”

这是机密,其实不应该告诉她的。不过她迟早也会从垣内夫人那里打听到,所以说不说都一样。

“那是谁的责任呢?”

“嗯,所有人吧。”

回想起浅野那烦躁的表情,以及江岛说“都是你的错”时的语气,半泽不由得皱起眉头。

“所有人?”

“支行长、副支行长,还有我。不过业务负责人还很年轻,估计会被免责。”

“既然按应有的手续经过了审查,结果还要你来负责任,不是很奇怪吗?”小花真是一句话切中要害。

“嗯,你说的没错。可是这次却很难说。”

听半泽说了当时浅野急匆匆不顾一切提交申请书的情况后,小花生气地说道:

“凭什么连你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啊?你不是阻止他们,让他们不要着急再等等的吗?明明是支行长的错儿好不好。你为什么不直接说呢?”

本来就有合理主义至上的观念、说话从不拐弯抹角的小花,经常对半泽工作上那种拖泥带水的感觉表示难以理解。

“现在说是谁的责任有什么用呢?这种事儿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的。”

“真的会这样吗?”

小花皱起了眉头,“银行不是常有那种事吗?把自己的过失一股脑推到部下头上。这些我可早就听说了,你怎么知道你不会被推出去当替罪羊啊?”

半泽无言以对。他知道妻子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在银行,不,应该是在所有传统型企业,所谓的道理也并不适用。在外面也是,对方如果说“您夫人可真能干啊”,听到这话时他也会不由得盯着人家的脸认真地看看,总怀疑对方的话里带着讽刺。

“真是的。我们可是放弃了以前所有的人脉关系跟你一起搬到大阪来,你不好好出人头地我们可怎么办啊?”

“我们”指的是半泽小花和长子隆博。半泽心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能有什么人脉关系啊,可是这个话题一旦开了口就会没完没了。大学时候的小花倒还是挺善解人意的,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得越来越强势了,现在她把孩子当借口,比起半泽的处境,她更以“自己人”的利益为优先。只要半泽工作上出人头地,能维持优渥的收入,就会有人夸她“您先生可真了不起”,这就是她满足感的源泉。这种一目了然的浅薄虚荣的想法更让半泽感到恼火。

“如果我真那样做了,会把我置于最坏的境地。你明白吗?”

半泽随口反驳道。在银行里成天谨小慎微、武装到牙齿的半泽,面对小花总忍不住要宣泄一下。

“我知道的,这种事。”

小花立即回应道:“真那样的话我们也会很不好过的啊。你也好为我们好好考虑下哦。你不是说过,最低也要当上部长的吗?”

这是什么时候的话呢?刚结婚时候说的吗?

半泽放弃了,只是撇撇嘴,满肚子反驳的话也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2

“一单就损失五亿日元,真是够惨的。”

渡真利说着,视线透过举起的烧酒杯窥探着半泽的表情,“总行现在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渡真利现在已经是融资部企划组的调查员了。

“我能有什么办法。这可是支行长强行通过的案子啊!”

“那也得有人相信你才行。听说你们那个支行长,最近可经常往关西总行跑哦。”

距离西大阪钢铁公司开出第一次空头支票的日子刚好过去一周了。

此刻围坐在梅田居酒屋桌旁的,有来大阪出差的渡真利,半泽,还有苅田和近藤四个人。苅田是去年从东京调过来的,现在在关西法务室担任调查员。而近藤则在大阪办事处系统部分部担任调查员。

“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他好像在疏通关节吧。”

“疏通关节?”

渡真利不说的话,半泽还不知道浅野和关西总行有来往这件事,于是他跟着嘟囔了一句。

“你应该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什么吧?”渡真利问道。

“到底是为什么?”

一直默不作声、专心吃着花鲫鱼的苅田,突然问了一句。苅田没什么变化,还是一副学者样,看上去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大概是在想办法逃避责任吧。”近藤漫不经心地说道。

他最近可能身体欠佳,脸色看起来不是很好。

见到这群人,半泽就想到了刚拿到录取内定时,被银行变着法儿“软禁”的那个夏天。不是去迪士尼乐园,就是去箱根泡温泉,要么就是去游泳或者海滨浴场。每个组不花完银行给的预算决不罢休。每天都在肆意悠闲游乐中度过。解禁都在晚上十一点以后。每天都重复地做着相似的事。

当时几个人在一起海阔天空,聊过很多很多,半泽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当时渡真利经常热情洋溢地述说的梦想是大型融资项目。“我将来要投身于数百亿、千亿计的大型开发事业”——每次一杯酒下肚,渡真利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后来,渡真利在实习后受命分配到新宿支行,之后又去了赤坂支行,然后到了现在的融资部,始终与他所期望的那种融资项目无缘。就这样入行已经十六年了,至今仍然围着中小企业融资项目打转儿。

虽然半泽并没追问过渡真利的想法,不过估计他投身大型融资项目的梦想早就破灭大半了吧。

说起来,在泡沫经济时期,有志进入银行的人,大多数是以从事项目融资为由应聘的。那时候的融资花钱似流水,甚至为了融资而四处找寻投资项目,在那样一个把本末倒置当作理所当然的时代,能够参与巨额融资的大型项目,是很多银行家的梦想。

然而,当时启动的项目多半都因为后来的不景气而入不敷出,最终,不出意外地都变成了巨额损失的根源。这对虽然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也因此没有被卷入其中陷入困境的渡真利来说,可能反而是幸运的事。

另外一位,关西法务室调查员苅田,进了银行之后也还是以通过司法考试为目标。当时银行本着行内持有各种资格证书的人越多越好的观点,提供了种种研修培训制度。而苅田被选中参加其中最难的“司法考试专业训练”课程。

培训为期两年。在那两年期间,苅田得以从银行实务中解放出来,在银行的特许之下,以司法考试为目标专心学习。同期进入银行的其他人都还是支行新人,每日勤勤恳恳、战战兢兢地打杂,而苅田却可以优雅地抱着六法全书,日夜勤学苦读。

当时同期的人都非常羡慕他,也对他抱有极大的期望和瞩目。“苅田肯定行。没准第一年就能闯过司法考试大关呢。”就在人人盛传这些话的时候,在研修课程第一年参加司法考试的苅田却在考场上败北。接下来第二年也是不合格,从此形势就发生了变化。

随后,苅田被分配在法务室打下手。“以后再想考司法考试就请自己去考吧。不过,把行里好不容易给你争取来的机会白白浪费了,可是要付赔偿金的。”——就这样,当同期的其他人基本上都当上副课长的时候,他还是科室最末席的小职员。

如果那时候,苅田通过了司法考试,整个人生轨迹肯定会大不相同吧?可是,直到现在苅田的简历里都没有“司法考试合格”的字样。偶尔也听说他还没放弃、仍在不断挑战,但并没人向他本人确认过此事。

结果,苅田终于从小职员升到带职称的岗位时,比同期最快的人足足晚了三年。职务上虽说跟渡真利一样都是调查员,但渡真利和半泽一样都是六级职级,苅田才升入五级,差了一大截。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他们的年收入少说也差了两百万以上。

另一个人,目前隶属于系统部的近藤同样也是调查员,但职级也跟苅田一样,止步于五级。

苅田虽然也算是个例,不过他的晋升迟缓毕竟还是有一定原因的。近藤则是另一种情况——他生病了。这么个体格健壮的男人竟被病痛折磨,真是莫大的讽刺。

五年前,近藤在新开设的秋叶原东口支行工作,职务是副课长。

泡沫经济破灭已经将近十年,银行的业绩被巨额的不良债权所累,从巅峰状态直线下滑。在这种时候新开设的秋叶原东口支行,正是处在业绩不振的最低谷,是由董事长直接下命令“快速提升业绩”作为典型的战略型支行。

这并不是什么让人兴奋的好事,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当然,能够被选出来到战略型分支机构工作这件事本身,说明银行对近藤的业绩评价还是很高的。事实上,他是第一批升任副课长的人,此次调任正是对他工作上富有才干的评价。如果能如预期一样提高业绩,想必他会在同期中以最快的速度早早高升。但是——

近藤并没有像预期一样快速提高业绩,他为此苦恼不已。本来,他的任务是挖掘新客户,这是分支行里最困难的工作。此外,有小道消息传说,近藤跟那里的上司气场不合。特别是当时的支行长木村直高,是一个严厉得出了名的、完全无视人情世故的专制独裁型的领导。而近藤却是个知性敏感的人,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总是被木村当靶子猛批。

近藤身心疲惫。结果他患上了神经官能症 ,离职休养一年。

在银行这样的职场上,因病长期脱离战线必然会影响晋升。而且,神经官能症这样的病症在人事考核上也是会被扣分的,现在的近藤既没有部下也没有名片,不过是部门里供着养老耗日子的。名义上是调查员,年收入却只有区区七百万。两个小孩,妻子是专职主妇,一家子在大阪这块人生地不熟的土地上生活,住的还是公司公寓。

看着提不起精神、沉默吃东西的近藤,半泽想起了某次近藤突然跟他说起的事,“喂,人事部在做新实验呢,你知道这事吗?”那是近藤重返职场不久的时候,他说自己已经没事了想去喝两杯,邀请半泽去了新桥的烧烤店。

“人事部的实验?那是什么?”

半泽不由得放下筷子,因为他听到近藤突然丢出了一句“电磁波”。

“你知道吗,半泽。我说的话可能连你都不信,但这是真的。”

近藤以这句话做开场白开始讲述,他说人类的大脑在思考的时候会发出微弱的电磁波。

“捕捉到这种电磁波并加以分析,就可以知道那个人的所思所想。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已经能做到了这个程度了呢。”

半泽对他的话不明所以,默默无语。近藤在离职休息期间确实读了很多书,听说除了政治、经济等相关读物以外,还有历史、物理等,他沉浸在丰富多样的书山文海中,涉猎极其广泛。

“你知道我为什么读那些书吗?”

“……不知道。”

半泽偏着头看他。那时候他还没有怀疑到近藤的精神有问题。实际上,半泽是后来才知道近藤是因为神经官能症而休养的,当时只听说近藤身体状况很糟糕。

“为什么?”半泽问。

“就是跟刚才说的电磁波有关。”

接下来近藤所叙述的事情,让半泽不知做何反应才好。

近藤说,有一天,他听到部长跟自己说话的声音。

那时他已经忙得非常疲惫,而部长说了句“明天之前弄完它”,又把一大摞指派的工作堆到他桌子上。

“你啊,就不能精神点嘛。”

不满的声音从背后突然袭来,近藤颤抖着转过身——没有任何人。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那个声音是直接从自己脑海中浮现的。

“但是,这种情况也会让接收方一点一点地察觉到。”

近藤一脸认真地继续说,“比如说,我会听到有个声音悄悄地说起某本从来没听说过的书,还说你快去读——难以置信吧?但是,真的去书店一找,果然找到了那本书。读完之后,接着读这个、再读这个……就这样,他们总是不停地指定一些我不知道的书让我读。我就是在读那些书的时候,慢慢发现电磁波和大脑的关系的。”

“他们……是谁啊?”因为近藤语焉不详,还神秘兮兮地四下观察。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半泽摸不着头脑,只能从他模模糊糊的话题里勉强找个线索问下去。

“当然是人事部啊。”近藤说,“这就是他们的实验。”

人事部正在秘密研究通过电磁波管理银行职员的方法——这就是近藤的观点。开发预算无限高,使用最先进的it技术捕捉员工大脑里散发的电波加以分析,并将命令直接下达到大脑里。这就是人事部期望实现的管理方法——

听人提起近藤的病症,是这以后的事情了。此后跟近藤不知见过多少次,还一起喝过酒,但半泽再也没提起过“电磁波”的事。结果,直到现在,他也不知道近藤的精神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切都交给时间吧,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在支行也不容易啊,要被客户呼来喝去的。”

近藤面带怜悯地说道。

“我觉得我呀,与其说是被客户呼来喝去,倒不如说是被支行长支使得团团转啊。”

听到半泽这句半带调侃的话,近藤苍白的脸上浮现今晚的第一个笑容:“不容易啊,真挺不容易的。比起来,我倒是轻松多了。”

因为不知如何应答,三个人都沉默了——应该不会轻松吧?

“唉,难得如意啊!”近藤又说,“工作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吧,又有谁是真的实现了梦想呢?”

“没有。”

渡真利率先直言,他的眼里带着几分认真。

“押木算吧。”苅田突然说道。

半泽一下子愣住了——仿佛后脑被人打了一闷棒似的。是啊,还有押木。押木的梦想是成为国际银行家,全世界飞来飞去。在众多精英中产阶级出身的银行职员中,押木是少见的青森农家的长子。

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他从来没出过国,毕业旅行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会飞往海外,押木却因为囊中羞涩又不愿给父母增添烦恼,一边在补习班代课打工,一边在英语学校努力学习。

他是个非常朴实敦厚的人,不世故,却又非常成熟老练,每当憧憬未来的时候,他那素日亲和的表情和眼神都会变化,绽放出灿烂的光芒,那开心的表情就像是看到了自己意气风发地提着行李箱登上公务舱的场景。

半泽非常喜欢那样的押木。

可惜,那样的押木已经不在了。

9·11事件,在美国同时发生的多起恐怖袭击中,世贸中心倒塌了,押木也行踪不明,最后连遗体也没能找到。

“他是真的非常想去美国啊。”渡真利说,“他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讲,他还是很幸福的吧。”

“真是那样就好了。”苅田略显落寞地说道。

“押木家里怎么样了?”近藤问道,“他还有家人吧?”

“有太太和两个小孩,应该上小学和幼儿园吧,好像都还在美国。”

“为什么?”近藤问。

渡真利默默地叹了口气,半晌才答:“我听说——他们还没有彻底死心。”

“是吗?这样啊。”

半泽说着,默默地倒满了酒。

“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吧。”渡真利像是说服自己似的,补了一句。

几个人沉浸在略带忧伤沉默的气氛中。

“我说,半泽那件事儿,”苅田把话题拉了回来,“现在去疏通关节,是不是太晚了?已经可以肯定要变成坏账了吧?还有什么回收贷款的办法吗?”

“目前来说,还没有。”半泽答道。

“通过审批之前的过程就不太好啊。不过要说你也是的,半泽,那样的融资怎么也能审批通过呢?”渡真利说道。

“我也不想!”半泽不由得提高了声音,“都是支行长擅自做主绕过我硬往前冲的。难道我说因为我个人不同意就能阻止得了他吗?”

“唉,这倒也是。”

渡真利说道,然后又沉默了,把热好的烧酒端到嘴边。

“所谓‘组织’就是这么回事儿。”苅田说。

“你倒会说。那是因为你根本没在支行工作过嘛。”近藤说。

“不管在哪,组织就是组织嘛。”苅田反驳道,“不会要受处分吧?”他皱着眉头问渡真利。虽然半泽是当事人,但身处融资部的渡真利比身在支行的半泽消息要灵通得多。

渡真利的脸色阴沉下来,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半泽:“可能会的。”

“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吗?”半泽不快地说,“这才一个星期。”

“既然回收贷款无望,一周两周又能怎么样呢?更糟糕的是,贷款发放之后才过了五个月。而且,听说你没有发现对方的财务造假,这是最糟糕的。”

虽然不甘心,但财务造假一事正如渡真利所说,当时不管浅野怎么催促,半泽都应该认真审查到起码能让自己信服的程度。这一起破产案件,已经让支行业绩考核获得表彰的梦想化为泡影。

“一失足成千古恨。浅野本来是铆足了劲往上爬,这下可就有点困难了。”

渡真利听了近藤的话似乎想说点什么,结果又咽了下去。不过,你以前不也是这样的吗——半泽听了他话差点想说。

“算了,事已至此,也没办法嘛。”渡真利为了缓和气氛似的说道。“不说这个啦,真的没有什么办法回收资金吗?”他又问了一遍。

“根本没有什么担保余力啊。公司也好,他自己的住宅也好,还不够填补关西城市银行的损失呢。”

“是叫什么东田吧,那个社长?他会不会在其他银行还有隐藏的存款啊?中小企业的经营者里偶尔会有这样的人,为了以防万一,会暗地里藏点私房资产什么的。”

“要是真有就不用我费劲了。”

“你找了吗?认真仔细地找了吗?”

半泽不由得抬起头来,他从渡真利的话里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迫切感。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总行那边的处境已然非常不利。于是,又是一场沉默。

“我在问你,你到底认真找了没有,半泽?”

“根本无从下手啊。”

“雇侦探也行啊,不管什么办法,赶紧去查,半泽!”

“怎么回事,渡真利你倒是一副拼命的架势。”苅田听了两人的对话,插嘴说,“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

被三个人盯着,渡真利愣了一会儿。接下来,“这话可只能在这儿说。”他盯着半泽,“你们那位支行长,坚持说那次融资完全是你的失误。”

“什么?”

半泽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近藤脱口而出,“这算怎么回事儿啊?”

“就是说啊。”渡真利向前探了探身子,压低了声音说道:“西大阪钢铁的信贷事故,是因为身为融资课长的半泽能力不足,没能发现正常情况下都能够发现的财务造假而导致的。支行长是因为信任了半泽的财务分析才做出的授信决策,决策本身并不是他的错——他到处宣扬的是这一套说辞啊。”

半泽气得全身发抖。一派胡言!

刹那间半泽眼前出现了浅野那张眉头紧皱的脸,那是西大阪钢铁出现第一次空头支付之后几个人连夜开会讨论时挂在他脸上的困惑表情。

“真的吗,你说的那些?”半泽问。

“当然是真的了!”

半泽一拳砸在桌子上,“你这家伙,怎么不早点告诉我!这么大的事还瞒着我!”

“我哪里是想瞒着你啊。我要告诉你了,你明天早上到支行见到浅野时,会用什么表情面对他?想到这点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出口啊。”

“还有工夫担心什么表情不表情!”苅田替半泽抱怨了一句,然后饶有兴趣地问,“然后呢?结果怎么样了,他那些游说活动?”

“目前来看嘛,还不是所有人全盘相信浅野主张的那一套说辞。但是,也有让人担心的问题,毕竟那个老头跟浜田老大的关系可是很密切啊。”

浜田顺三是原人事部长,现在已经是专务董事了。此次的信贷事故肯定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如果真的下处分,必定要经过浜田的裁决。

“本来,把浅野推上支行长位置的就是浜田专务,这样的话对浅野可能就很有利了。人事部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也会有所顾虑的。如果说浅野这个支行长失职,那岂不是在变相说推荐他的专务没有识人之明吗?”

“但是,毕竟是五亿日元的损失,一定要有人负起责任来,对吧。”近藤说,气得脸颊鼓鼓的,“也就是说他们要拿半泽当替罪羊了?”

“别开玩笑了。”半泽狠狠地说,“我可不想给浅野当出人头地路上的垫脚石。”

“所以啊,尽全力去收贷吧,半泽。”渡真利的意见很明确,“只有回收债权这一条路了,拼了命也要找到那个什么东田社长。把他找出来,拼了命也要他拿出钱来!”

3

只有回收债权这一条路了——话虽这么说,可做起来没那么容易。

本来半泽根本不相信东田还有那么多资产,就算真的有,在现在这种信息不足的情况下,想调查也无从入手。然而就在这个闭塞窘困、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有个信用调查公司的男人来到了支行,那是破产事件发生后十天左右的事情。

一般来说,这种民间调查机构并不需要身为课长的半泽出面接待。然而这名男子进来就说他是要对西大阪钢铁公司进行信用调查的,而碰巧负责人中西又外出了,半泽只好亲自出面。

来人名叫来生卓治,年纪与半泽相仿,就职于一家名叫“大阪商工调查”的公司,职位是信用课副课长。此人习惯一边盯着调查笔记本,一边低着头说话。但是,偶尔也会抬眼一扫,流露出精明犀利的目光,仿佛要确认谈话的真实性。

“在下前来,是为了调查西大阪钢铁公司破产的相关情况的。”

“谁委托的?”

“这个,请恕我不便相告。”

这是调查员的惯用说辞,半泽其实也并不是非知道不可。

“关键信息都隐瞒着不说,光想从我们这儿获得消息?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面对半泽的不悦,对方那张阴沉的脸上微微露出一点笑意,“对不起啊——”,他挠着头说道,“毕竟这是我的工作嘛。能不能麻烦您告诉我,东京中央银行对西大阪钢铁到底拥有多少债权金额呢?”

“如果对我们有利的话倒也不是不能提供信息,不过嘛……”

在融资课,时常有类似的调查员找上门,大部分都是敷衍一番推脱掉。正因为是信用调查公司,才绝不能轻易把客户信息泄露出去。

半泽话音刚落,没想到来生说出一番大出意料的话:

“这样吧,我先把我们掌握的情况给您说说看,您看看我们掌握的数字是否正确。”

说着他翻开手边的资料,念了几个数字。

半泽吃惊地盯着对方。融资金额和利息、用于抵扣贷款的存款余额等几个数字几乎分毫不差,都是正确的。

“怎么样?”

“这些数字,你是从哪儿得到的?”

半泽问道。

“这个嘛,我还是有些渠道的。”

“渠道?”

半泽疑惑地看着对方,“既然如此,能告诉我是什么渠道吗?不管怎么说,我行的交易内容以这种形式泄露到外部,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管。这本来是商业机密。”

“这么说,我说的金额没有错吧?”

“你从谁那里打听到的?”

来生的视线又落到调查本上,似乎犹豫着是否应该回答,“唉,好吧。那我就说吧,是波野先生。”这个回答实在太出乎意料。

“那个课长?”

“我去问过他,他很热情地告诉了我很多事,真是个好人啊。”

那个男人……半泽脑海里浮现出波野那副獐头鼠目的样子,不由得呆住。

确定发生空头支票的那天,半泽又去了趟西大阪钢铁公司,可那里早已大门紧闭,人去楼空,一个员工都没有。后来听人说,所有员工只接到一句“公司完蛋了”的话,当天上午就直接被遣散回家。

最后一次见到波野是在那之前两天,因为财务报表作假的问题,半泽前来要求他们立刻归还贷款。那时,波野来来回回只用一句话来推托,“我不是社长,什么都不知道”,半泽让他说明现在的情况,他也没有认真回答过。

东田已经行踪不明,从那以后西大阪钢铁的员工状况如何,半泽也不得而知。

“波野先生现在怎么样了?”

他在花区有套房子,我曾去拜访过,他们家啊,本来就在那附近有一家公司,现在波野好像回到自家公司上班了。”

看来一旦跟西大阪钢铁脱离关系,他就打开了话匣子什么实话都肯说了。

半泽气得够呛。

来生问道:“这里的数字有什么问题吗?”

“既然波野都这么说了,那还能有错吗?”他不礼貌地回答说。

“那么,那家公司的负债总额到底有多少?”

“目前还不知道是不是准确数字,不过综合各方调查结果看来,大概差不多十亿日元吧。”

“只有这么少?”

半泽吃了一惊。这十亿日元里面有一半是欠东京中央银行的,欠关西城市银行的是三亿日元左右,还有两亿不知道是哪里的,但负债总额远比预想的少。

“赊欠供应商的应付账款怎么样了?”

“虽然多少还欠一些,不过大部分都干干净净地结清了。从这个方面来说,还真是位高尚的社长呀,东田先生。”

高尚个屁!半泽怒火中烧。开什么玩笑。这岂不是说,东田把行业内相关的债务都还清了,却单单给银行留下了一笔巨额烂账吗?

来生没有关注半泽心中所想,继续滔滔不绝地说道:

“如果做成清算资产负债表,负债可能还会增加一些吧。”

“等等。这么说,你拿到了西大阪钢铁公司真正的决算报告?”

所谓的清算资产负债表,是指从公司的资产中,扣除无法回收的应收账款,清算真正家底时所需要的资料。但是,制作这份对账单的前提是,必须以公司真正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

顺便说一下,资产负债表可谓是公司的剖面图。可以把它理解成列出了手头的资金、借款总额以及其他可调用资金等全部资产的一览表,这样说大家可能容易理解一些。

东京中央银行直到现在也只有一份伪造的决算报告,因为直到最后,东田始终拒绝交出真正的决算报告报表,之后就销声匿迹了。说不定来生反而拿到手了——果真如此的话,出处毫无疑问就是波野。

“是啊,我带来了。”来生坦率地一口承认。

“能让我看看那份资料吗?”

听到半泽这句话,来生犹豫道:“这个嘛,这是我们公司获得的资料,不方便外传……”

“我不是已经协助你们调查了吗?你们公司来我们这儿调查,只怕也不会只有这一次吧。我觉得我们彼此有必要保持友好的关系啊——我不会透露给其他人的,只在我们银行内部使用,用完就粉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