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东山再起(1/2)
“老田啊,你可得帮帮上影厂,我们卖房子卖地撑了这几年,现在连地都没得卖了。”
“小田啊,能不能先拨笔款救济一下,哪怕借给我们也行啊。我们厂都没钱买煤了,老少爷们全冻着。”
“田局长,田局长……”
好容易捱到下班,田领导从乱七八糟的事情中脱离出来。底下人贼的很,有点风吹草动就能琢磨,何况这种大变动。
当年他主持电影改革,本应水到渠成的前进,结果上头横插一杠子,中止改革,搞出个“9550”工程。
将中国电影的资源和方向,一下子向主旋律调转。
结果96年产量110余部,97年88部,整个市场溃败,只有《风声》和贺岁片挽回颜面……
在这种时刻突然启用田领导,再明显不过。
“局长!”
“局长!”
他一路走,工作人员一路问候,并不开心。因为这位领导极抓工作,如今坐了正位,谁也别想混饭吃喽。
田领导坐上车,出大院,来到中影家属楼。
敲开那扇熟悉的门,露出吴孟臣白胖的脸,笑道:“东山再起,感觉如何”
“没什么感觉,被吵得头疼。”
他瞧见桌上的火锅,也笑道:“很久没吃这个了,小窦和小许呢”
“一会就到。”
坐了没多久,又听敲门声,窦守方拎着一袋馒头进门。
吴孟臣神奇:“让你买吃的,你就买馒头”
“哎哟,你可不知道冬天的菜多贵,有大款干嘛不用!”
“咚咚咚!”
再听敲门,许非到了,带着牛羊肉、各种青菜,外加一瓶五粮液。
“人齐了,来,坐坐!”
四人像往常一样围在桌前,火锅咕嘟咕嘟沸腾,小屋里很快被热气充斥,变得暖烘烘的。
互相瞅瞅,感慨良多。
一个被调去管党务,坐了两年冷板凳;一个闷头不响,尽量低调;一个已经边缘化,手里没啥实权。
只有体制外的这位,风生水起,动不动就去趟中南海。
田领导倒酒,举杯道:“不多说了,先敬你们一杯。”
当!
白酒入喉,绵软柔毫无辛辣。
田领导真不废话,开口道:“如今是副烂摊子,比两年前还要差。
制片厂卖房子卖地,已经撑不下去了,拍片只靠补贴,几乎没有额外来源。因为电影环境不好,民间资本不想支持。
大批电影导演转行,去拍电视剧了,只有张艺某、陈楷歌少数几位能拿到资金。
新生代,也就是学术界认定的第六代全军覆没,被打上地下导演的标签。我甚至觉得,中国导演快断层了。”
一字字缓慢且具有力量,讲述着当今环境:
“盗版横行,一查就严,不查就松。
影片产量减少,影院每况愈下,只靠引进片和主旋律包场撑着。甚至有的影院靠走私片和色情片求活。
京城票价已经涨到了30块……”
说起色情片,许老师记得家乡小县城的电影院,就在90年代末,有一天明目张胆的贴海报,李丽珍的蜜桃。
还煞有介事的写上:“未满18岁禁止观看。”
多好的一出黑色幽默!
唉,他当时就特别想看。
田领导说了这么多,还仅是问题的一部分,眼下确是一副烂摊子。
“简单讲就是活力。市场活力下降,观众除了几部大片,根本提不起兴趣。”吴孟臣道。
“是啊,现在处处缺钱,即便拨款也是填补行政、人员上的窟窿,用不到制作上。”窦守方摇头叹气。
“我倒想了个方法,打造一个像小许那样的领头企业。”
田领导顿了顿,继续道:“整合资源,优化行政效率,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有这么一家企业支撑,起码不会全线崩溃。”
“您是指……”
“我想把中影公司改组成中影集团!”
咝!
刹时间,许老师又有参与历史的感觉。
“原中影公司,拥有唯一引进片资质和庞大的发行网络。
儿童电影制片厂,数年前就并入中影,可以加强扶持儿童片事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