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尔的复活 • 一(2/2)
“52岁。”史密斯回答道。
“这样的年纪最糟糕。他会像一头牛似的拼命干。不过,这样的年纪,他也会像一头牛似的强壮。好吧,看看我能做点什么吧。”
仆人端着一只碗,克里斯托夫·史密斯举起亨德尔的一条手臂,医生划破血管,一注血流淌了出来,那是鲜红的热血。不一会儿,亨德尔紧闭的嘴唇松开了,叹了一口气,他深深地呼吸着,睁开了双眼,但眼睛还是显得那么疲倦、异样,没有知觉,没有一点儿神采。
医生扎好他的手臂。没有太多的事要做了。他已经准备站起身来,这时他发现亨德尔的嘴唇在动。他靠近身去。亨德尔在断断续续地叹说着,声音非常轻,好像只是喘气似的:“我算是完了……完了……浑身没劲……没有力气我就不想活了……”詹金斯大夫向他弯下身去,发现他的一只眼睛——右眼发直,另一只眼睛却在转动。他试着提起他的右臂。一撒手,就垂落下去,似乎没有知觉;然后他又举起左臂,左臂却能保持住新的姿势。现在詹金斯一切都明白了。
当他离开房间以后,史密斯一直跟着他走到楼梯口,心神不安地问道:“什么病?”
“中风。右半身瘫痪。”
“那么他”——史密斯把话噎住了——“他能治好吗?”
詹金斯大夫慢条斯理地吸了一撮鼻烟。他不喜欢这样的问话。
“也许能治好。什么事都可以说有可能。”
“他会一直瘫痪下去吗?”
“看来是这样,如果没有什么奇迹出现的话。”
对亨德尔忠心耿耿的史密斯没有就此罢休。
“那么他,他至少能恢复工作吧?不能创作,他是没法活下去的。”
詹金斯大夫已经站在楼梯口。
“创作是再也不可能了,”他说得很轻,“也许我们能保住他的命。但我们保不住他这个音乐家,这次中风一直影响到他的大脑活动。”
史密斯直呆呆地望着他,眼神中流露出如此痛苦的绝望,终于使医生产生了恻隐之心。“我刚才不是说过,”——他重复道,“如果没有什么奇迹出现的话。当然,我只是说我现在还没有见到奇迹。”
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有气无力地生活了四个月,而力量是他的生命。他的右半身就像死掉了似的。他不能走路,不能写字,不能用右手弹一下琴键。他也不能说话,由于右半身从头到脚瘫痪,嘴唇可怕地歪向一边,只能从嘴里含含糊糊地吐露出几个字。当朋友们为他演奏音乐时,他的一只眼睛会流露出几丝光芒,接着,他那难以控制的沉重的身体就乱动起来,好像一个梦魇中的病人。他想用手随着节拍一起动,但四肢像冻僵了似的,筋肌都不再听使唤——那是一种可怕的麻木不仁:这位往日身材魁梧的男子感到自己已被束手困在一个无形的坟墓里。而当音乐刚一结束,他的眼睑又马上沉重地合上,像一具尸体似的躺在那里。为了摆脱这位音乐大师显然无法治愈的困境,詹金斯大夫终于建议把病人送到亚琛的温泉去[9],也许那里滚烫的温泉水能使病情稍有好转。
[9] 1737年8月底,亨德尔在朋友们劝说下到德国西部城市亚琛去试行温泉治疗,结果像奇迹一般,他在几周之内恢复了健康,10月底便回到了伦敦。
然而,正如地层底下蕴藏着那种神秘的滚烫泉水一样,在他的僵硬躯壳之中也有着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那就是亨德尔的意志——他的生命中的原动力。这种力量并没有被那毁灭性的打击所动摇,它不愿让追求不朽的精神在那并非永生的肉体中从此丧失。这位体魄魁伟的男子没有承认自己已经失败;他还要活下去,还要创作,而正是这种意志创造了违背自然规律的奇迹。在亚琛,医生们曾再三郑重地告诫他,待在滚烫的温泉中不得超过三小时,否则他的心脏会受不住;他会被置于死地。但是,为了活,为了自己这最最不能抑制的欲望——恢复健康,意志就敢去冒死的危险。亨德尔每天在滚烫的温泉里待上九个小时。这使医生们大为惊讶,而他的耐力却随着意志一起增加。一星期后,他已经能重新拖着自己的身躯吃力地行走。两星期后,他的右臂开始活动。意志和信心终于取得了巨大胜利。他又一次从死神使他瘫痪的圈套中挣脱了出来,重新获得了生命。他这一次取得的胜利比以往任何的胜利都显得更加辉煌和令人激动。他那无法形容的喜悦心情只有他这个久病初愈的人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