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事了,出发(1/2)
“余苦思四月余,方有所得。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譬如:山中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心外。”
张昭受到王阳明自平壤府发来的书信,顿时大喜。阳明心学一出,势必是要和河东理学相抗衡!这会大大的减轻他在大明搞科学的压力。
阳明心学,如果是放在近现代的哲学语境之中,其实是一个很典型的“唯心主义”学派。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其本质的区别就是要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决定物质,还是物质决定意识。总而言之,这两大流派各有各的拥护者。
现在是弘治十八年(1505年),比历史上的龙场悟道早了两三年的时间。
好啊!
…
…
在张昭收到王阳明的书信时,王阳明主动自平壤城北上见王承裕。这是个官场礼节问题。
王阳明于弘治十八年二月二十日抵达,洗浴更衣后,就前往巡抚驻地的府邸中拜见,“下官见过老大人。”
王承裕笑着道,“不必拘礼,喝茶!伯安一战而下平壤,平定地方豪族柳氏的叛乱。天下闻名啊!我之前倒未知伯安的军事才能如此出众。”
张昭表奏王阳明复起,他便是王承裕手下的官员,两人关系处的还是比较融洽。
王阳明谦虚两句,汇报道:“朝鲜王国北部被分割给辽东布政司、渤海布政司。下辖的兵员,未知老大人如何分配”
王承裕沉吟道:“伯安想要带兵南下汉城”
王阳明道:“是的。子尚来信,待我至汉城之后,他便要启程前往釜山,准备东攻东瀛之事。预备的作战方案是此时入朝的新军营守后路,再调辽东金州水师,整编后的十二团营登陆作战。渤海军留在朝鲜王国内弹压地方。但这点兵力不够。”
王承裕叹口气道:“他啊,还是太心急。此次兼并朝鲜王国,朝廷里就没有多少物资和饷银拨付下来。致使调动的火器军兵力不足万人。我将辽东布政司5千守备营调给你,再和子尚协商,调辽东常备军五千,用以镇守汉城,可够”
王阳明起身道:“谢老大人。”这理所当然是要道谢的。
王承裕就笑,“军饷可是要你自己负责筹措的。”
王阳明自信的道:“下官定不负朝廷重托。”他对张昭的观点比较赞同。今后的财富来自于海上。汉城那边有港口,光是收商税就足以养活这些兵马。
手里握有大明的军队,在编练辅兵、警察队伍,这样才好治理朝鲜王国。
...
...
弘治十八年三月,经过多方的协调,弘治皇帝明旨下发,将于一年之后,将朝鲜王国的王室李氏并忠心的文臣、武将、豪族迁移至哇爪岛。
出发点就是汉城。
这一年的时间,就是让这些人把家眷、财产、奴仆都接到汉城的时间。至于说,那些人要去,这就看前线的军事指挥官张昭和朝鲜总督王阳明的协商,会有一个名单。
不管大明在明面上的理由是什么。核心的“选拔标准”就是:第一,忠于朝鲜王国,第二在当地有巨大的影响力。
就是仿照前汉迁移地方豪族到长安定居的做法。
随着这些人口的涌入,汉城这段时间越发的繁华。
下午时分,张昭带着身边的三个美人到城外的寺庙上香,同时踏青。
精美、华丽的马车在闹市中徐徐的行走着,随处可见的行人,令这座城市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宽敞的马车中,十八岁的美人慎如珍跪在床榻上,手里拿着托盘,手指葱葱如玉,殷勤的喂张昭吃水果。她一米六四的身高,跪着身体前倾,愈发显得身段前凸后翘,明媚无端。
在三个月的时间,张昭已经和三个大美人逐步的熟悉起来,深悉她们的深浅。在慎如珍十八岁生日时,张昭亲自下厨给她做了碗长寿面,把她感动的不要不要。平日里服侍越发的用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