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调动频繁(2/2)
“是,大汗。”
大帐之中的二十多名鞑靼贵族齐齐起身,大声领命。
…
…
哒哒…
大兴安岭在三月暮春才只是桃红柳绿。一匹快马从山岭间的小路疾驰而回。
马上的骑士穿着灰色的军装,抱着马脖子,风声在耳边呼啸。
山间的小路非常崎岖,旁边就是十几米高的山崖。稍有不慎就是死亡的结局。
但他必须要尽快把情报传递回去。
两个时辰之后,身在赤峰城内已经上任的大宁总兵吴臣接到军中斥候带来的最新消息:鞑靼人动了。
“叫军中百户以上军官来议事。”
吴臣吩咐亲兵一身,拿起帽子戴在头上,往“作战室”而去。他就任以来的头等大事就防范鞑靼人越过大兴安岭抢掠东北四布政司。所以,挂着地图、设有沙盘的一处偏厅被设为作战室。
其实,以他麾下三万余人的主力部队,鞑靼骑兵就是十万人来战,他都可以将之击溃。
现在的问题是,他是防守的一方,不仅仅兵力被摊薄。而且,鞑靼骑兵来去如风。他没法逮住鞑靼人的。
大约半个时辰,赤峰城内新军营一团、大宁军第一师的军官们汇聚而来。气氛有着战前的凝重。
新任的一团千户赵辰、钱军法官、武百户等新军营将校跃跃欲试,感觉捞军功的时间到了。而新训练出来的第一师将校们则是有些忐忑。
训练是一回事,真正的上战场又是另外一回事。
吴臣看着乌压压的一屋子人,他的指挥风格便是要在战前集思广益,拿着木杆在沙盘上点着,说道:“斥候来报,鞑靼人大股精骑在往宣府方向移动。
但是也不排除他们突然越过大兴安岭向大宁都司进攻的可能。特别是和哈喇慎部接壤的兴州府。这里的山口太多,鞑靼人如果要强攻,还是有很多路线。
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待几名同僚谈过看法后,赵辰道:“鞑靼人向来是秋季才会大举入寇抢掠。但本朝以来不乏春季就来的。现在的根本问题是要搞清楚鞑靼人的作战目的。”
军议进行了一个多时辰。
结束之后,吴臣回到书房里,提笔给京中的张昭写了一封书信,汇报情况并将他的判断附上。
…
…
三月中旬,大明宣府、大同一线的探马频报:鞑靼人有异动。消息随后就传到京师。
这不仅仅是军中将领在向枢密院汇报情况,坐镇边关的督抚纷纷送奏章到内阁中。
二十日下午,大明首辅李东阳拿着奏章,脚步匆匆的抵达西苑里的万寿宫,面见弘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