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女生 > 官路风流 > 第一百三十一章随风而行(一)

第一百三十一章随风而行(一)(1/2)

目录

晏道理为了这座桥,也不知磨了多少心思,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脑子灵、点子多,奈何钞票太少,所以始终奈何不了眼前这一条小河。

“侯镇,你如果当真能把这桥修好,我保证兴平村鸡不叫狗不咬,不给你出一点难题,你以后一点事也不用操心。”

有了上青林修路的经验,修桥这等小事,侯卫东确实也不怵,他一边朝着河岸走,一边道:“修桥又不是难事,只有得有条件。”

晏道理紧紧跟在侯卫东身后,道:“只要能将全村的公路拉通,就算每家集资一百元,我都愿意去做工作,侯镇,你的条件是什么”

侯卫东微微笑了笑,“那倒不必,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将河北岸的公路先修通,这样,施工队伍才好进场,否则不好施工,施工队拖的时间越久,费用越高。对于工程队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早点修完,就少花钱,这是第一个前提条件。”

修公路,涉及到田土调整,还有误工补助等问题,如果村里不努力,就是一件难事情,侯卫东就将此事先提出来,顺便看看晏道理的决心。

晏道理没有丝毫犹豫,道:“这事就交给村里面,以前我们就做过规划,问题不大,就算有人不同意,我也要给你来一个猫洗脸,这事你就放心。”

“有些机耕道,钱花了不少。修出来弯弯曲曲,很不适用,我的意见是要修就修一条好路。为子孙后代谋福,我去找交通局的工程师,由他们来定线型,最重要是要定下来修桥的位置。”

侯卫东拿出手机,就给交通局刘维打了一个电话,“刘工,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青林镇兴平村要修公路,这事我想委托你来办。很简单,是村级公路,主要是桥的问题。”

“老弟,我实在是没有时间。”

“刘工。就算是帮兄弟的忙,我现在驻兴平村,公路问题是兴平村的瓶颈。”

刘维现在是工程科科长,接了许多大活,这种十来万的小工作就瞧不上眼了,他道:“这种小活,若不是疯子老弟,我现在根本不接,明天我来一趟。请我新收的徒弟给你来做这个项目。放心吧,他是西南交大毕业的,这种小项目真是小菜一碟。”

“就这样一言为定。图纸最好快一点拿出来。”

挂断电话,侯卫东对晏道理道:“已经说好了,交通局工程科刘科长亲自过来,定线形、看桥的位置,还有设计初步方案。”

晏道理暗道:“难怪上青林的秦大江等人都跟在侯卫东的屁股后面转,这侯卫东年龄不大。还很有些板眼,我不能小瞧了他。”就道:“侯镇。也不必搞得太正规,我听说设计费很贵,你知道,兴平村一穷二白,确实没有钱。”

随后又忧心忡忡地道:“侯镇,建桥的费用如何解决,根本没有着落,设计出来也没有用。”

侯卫东道:“你听我的就行,我来考虑这些事情。”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了大石壁的后面,侯卫东用眼光逡巡了一遍石坡,又到石坡四周转了一圈,在河边没有发现开采的痕迹,而在山背后则有几个废弃的采石点,从这几个废弃的采石点来看,这一坡石头规模很大,石头也很完整,基本上没有夹层,正是做条石的好地方。

从目测的情况来看,侯卫东对这一坡石头很满意,他继续进行调查,“如查要修桥,肯定是石桥,这个石坡有多大”

晏道理没有弄明白侯卫东的真意,只道他是想用这石头来修桥,道:“这个石块大得很,整山坡都是石块,以前有人用来打条石,由于这里距离场镇太远了,运费太高,就没有人愿意过来打条石。”

侯卫东指着这石坡道:“这个坡是集体的,还是哪一家村民的。”

晏道理道:“这是石场鸟不生蛋,都没有人要,上面长了几颗树,就算成了集体林。”

侯卫东基本弄清楚了石坡的情况,对于修桥一事也就有了打算,他道:“兴平村要修通公路,必须得修好这桥,修好这桥,恐怕得由村民集资来修桥,困难不小。”

这也正是晏道理的死穴。

晏道理从侯卫东的谈话和表情中,已隐隐猜到了他有办法,就道:“侯镇,你是兴平村的挂村领导,这事你来拿主意,我给你明说,若每家集个三、四十块钱,应该问题不大,如果超过五十块,难度就大了。”

“这坐桥应该是修成石桥,下基础所用的石料相当大,我有一个办法,说不定能解决问题,就看村里的意见。”

“村里能有什么意见,侯镇拿主意就行了。”

“我引进了一个企业过来,由他来投资修桥,但是这一坡的石头,也要免费让这家企业来开采,村里要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如果同意这个方案,就不必从社员头上收钱了。”

这坡石头在这里立了几千年,基本上没有产生过价值,晏道理没有想到天下会突然降下来这等好事,毫不犹豫地答应道:“这事我可以做主,只要能将桥修好,什么事情都好说。”

谈了桥的事情,晏道理就将侯卫东带到了村主任刘勇的家,由于是第一次到村里来,刘勇就宰了一只鸡,热热闹闹的办起了招待,侯卫东在前一次酒战中立了威,村里诸人皆有些怕他,没有人敢出头灌酒,村干部只是一个劲的撩着付江,结果可想而知,付江大醉,不能回家,而侯卫东平安无事。

这一次下村,收获颇丰。

兴平村表面上最大的问题是提留统筹没有完成任务。但是从长远来看,其核心问题是位置偏远,又不通公路。所以限制了发展,村民怨气较大,侯卫东的基本思路是用石坡来置换修桥的经费,达到双赢的局面。

第二天,刘维带着一个年轻的工程师来到了益杨,他亲自开了一辆新皮卡车,兴致极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