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第397章 攻克潼关(2/2)
独孤信也觉得太子堪配为一国之君,像是个有锐气之人。
守蒲阪其实最重要的是审时察势以策应南北。然而果然没过多久,就出了问题。而且是最担心出问题的玉壁。
东魏大丞相高欢,亲率晋阳军顺汾水南下。东道行台,骠骑将军王思政是战前就预料到有此局势而自请命去戍守的。王思政是大将之才,这点毋庸置疑。然而偏偏抵不过高欢,玉壁告急。
消息送到蒲阪,太子元钦初临此变,心里是又慌乱又兴奋,同时又跃跃欲试。
他是被大丞相宇文泰以历练的理由从长安扔到蒲阪的。元钦记得当时两仪殿上父皇担忧的眼神和大丞相面色冰冷的样子。玉壁之变,这正是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不但能在两仪殿上议政,也一样可以指挥若定地平定天下。如果他为王思政援军,退了东魏军,就可以抚平父亲的忧虑,可以打消丞相宇文泰的气焰。
元钦却没想以,和他相处融洽的大司马独孤信却坚决反对。
独孤信的理由也很充分。首先他觉得王思政不会丢了玉壁。就算是玉壁真的丢了,再出兵也不迟。其实便是因为没有大丞相宇文泰的命令,重兵岂能轻出
这些理由在元钦那儿都不能算是理由。事出突然难道不能权变相应防患于未然,真等玉壁丢了,再想夺回,那还来得及吗
消息传得越来越确切,玉壁的战势仿佛都成了太子亲眼所见。元钦甚至知道了高欢是怎么引火以烧之,以水以灌之,架梯以攻之,战车以撞之。他几乎都要在蒲阪城中坐不住了。
太子决意亲为援军,号令齐集,在蒲阪城又有谁能拦得住他独孤信这才知道太子是如何倔强的人。
太子乃国本,保太子肯定比保城池更重要。当元钦终于答应,让独孤信率军前往玉壁救援,他自己留在蒲阪坚守,独孤信这才终于算是松了口气。
在独孤信看来,这样事情倒简单了。只要太子在蒲阪守而不出,他带兵去玉壁若是无危急之势,去去就回,也不会出什么意外。总比太子贸然而去出了问题要好吧。
独孤信当然也知道,玉壁是万不能丢的。尤其是现在。
然而独孤信刚离开蒲阪,河南战事传来消息。大丞相宇文泰在河南与东贼形成了胶着之势,不能再像前些日子那样披荆斩棘地打开局面。反倒听说东寇将军慕容绍宗率兵取了恒农,一鼓作气到了潼关。
这消息对太子元钦来说,比玉壁危急更牵心扯肺。
潼关是国都长安的屏障,若真是潼关有失,国都危矣。这时六军倾国而出在宇文泰的率领下夺取河南州郡。潼关的柱国大将军、司空李弼并没有多少兵力,不知道能不能守得住。
元钦这时真是恨宇文泰只顾自己一心争霸而不顾长安的皇帝元宝炬之安危,令长安空虚。真若东贼破了潼关,元氏岂能保全他倒听说宇文泰之前和高欢、高澄父子甚是情意相投。
宇文泰在邺城一样可以为臣子,而他的父皇与他这个太子若真被东贼擒了,除了受辱而死还能如何元钦这时想起来,此前就听说过,河桥之战时,宇文泰本已战败,却被高澄生擒又释回。这其中甚是蹊跷。
太子元钦再也坐不住了。
蒲阪真丢了也没什么潼关是万不可丢的。他为一国之储君,为人之子,岂有不保全父老家国的道理
潼关守将李弼被一个天上掉来的大大的难题难倒了。
李弼是历久征战的人。他明白这时宜守不宜出。河南局势瞬息万变,守住潼关就是为大丞相宇文泰守住后防,是稳定军心的大事。守住潼关也是关系到国都长安安危的大事。
然而有时候就是会出现这种让人万分为难的情况。李弼这时不得不兵出潼关了。他怎么都没想到,太子元钦怎么忽然从蒲阪率兵而来,而且被东贼慕容氏打得打败。
太子还算机警,入小关以拒之。慕容绍宗兵临关外,一副要生擒活捉太子的样子。
小关不是久守之处,李弼也在面临艰难抉择。保潼关还是保太子保了潼关,眼看着太子兵败被擒,他有何功保太子,丢了潼关,乃至国都沦陷,他岂不是大过
李弼只得命偏将守关,自己将军而出,去小关救太子。
然而事情真如慕容绍宗事先预料的一样。李弼与慕容绍宗大战,倒是救出了太子元钦,但部从几乎是所剩无几。
慕容绍宗轻而易举就攻下了潼关,实在是因为无人守关了。
李弼只能与太子元钦汇合一处,保着太子先回蒲阪,等待独孤信回来。
然而出乎他们意外的是。大司马独孤信很快就回来了。
原来玉壁并无危机。大行台王思政驻守玉壁如铜浇铁铸,真正攻之而不下的是东魏大丞相高欢。
独孤信知道有人使诈,心里大惊,速速而返。同时斥候也把消息打探回来了,这是东魏大将慕容绍宗放出来的假消息。接着独孤信也知道了,慕容绍宗在他走后又有意送消息让太子知道潼关危急,太子担心国都安危,率兵增援。
接下来的事就是丢了潼关,退回蒲阪。
潼关一失,在河南胶着的两魏军心理便发生了变化。这个危机时刻,是不能再轻动了,何况部重损失得也差不多了。
独孤信留意到,另一柱国大将军李虎率军绕过潼关,从上洛、武关经过,直奔河南而去。看样子李虎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去河南增援,而不在乎慕容绍宗下一步究竟打算如何。
其实独孤信也不太相信慕容绍宗真敢孤军深入去轻取长安。他也不相信慕容绍宗会有后援。以慕容绍宗大将之才,应该不会做出这么轻率的决定。真要如此,他只要在蒲阪盯住慕容绍容。他不动,他也不动,他若出,他也出。
独孤信还真的猜错了。
慕容绍宗并不是顾虑多多的人。他还真的有心去取长安。国都一破,西魏立败,河南战场上的大将军高澄必能一举扫灭西贼。
慕容绍宗不是没有后援。只是独孤信没有想到。
如果长安危急,不管是蒲坂的太子、两个柱国,还是玉壁的大行台王思政,定然都以国都为最重要之处。恐怕就是河南战场上的大丞相宇文泰也要立刻回兵而救。
如此一来,率晋阳军的大丞相高欢,率上党军的大将军高澄定然也会蜂涌而至、席卷长安,西魏还能留存吗
然而令慕容绍宗也没想到的是,这么大好的机会,就要错失了。不是他的计策有问题,是他的援军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