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明朝 > 第1859章 危机重重啊!

第1859章 危机重重啊!(1/2)

目录

“陛下,这两年北京城内的市面有点萧条啊......”

“是啊,北京城的人口减少,生意难做,再要严征商税,只怕......”

“万岁爷,您是许久没回北京了,不知道北京城现在都萧条成什么样了最近不少得了优差的勋贵家又在忙搬家,过完年估摸着又得少几万......”

大臣和大珰们难得达成了一致,异口同声的反对严征商税。理由看着也挺有说服力——北京的人口这两年下跌太厉害,市面也越来越萧条,再严征商税,北京就更萧条了。

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弄得冷冷清清的多没面子

可是朱由检听见这样的报告,却是非常的满意,连连点头道:“人口少了市面萧条了好,好......这样很好!北京虽然是天下首善之地,但同时也在国门之内。

而且北京周遭土地贫瘠,天旱少雨,物产并不丰饶,前方又有宣、大、燕、宁、蓟、辽等六镇需要支援,所以每年都要经由运河从南方运来大量的钱粮物资,输送困难,耗费实在巨大......所以在北京聚集百万无关军事的人口,实在得不偿失,而且也快支撑不了啦!能减少一些,对国家是有好处的。”

其实朱由检对天子脚下的老百姓一点好印象都没有!上辈子是谁唱着“迎闯王”的歌谣,把李自成的大军迎进北京城的

这些天子之民根本靠不住,要他们干嘛

另外,北京城的消耗对于大明朝而言,也是个巨大的负担!北京城内至少七八十万人,人均一年三石白米,就得二百多万石!而且有些人还特别能吃,有些人还要吃好的,有些人还养了需要料的牲口,有许多人还喝酒......实际上的消耗,四百万石都不止啊!

这四百万石在南京是不成问题的,应天府本地就能供上,不够的话还有长江水运可以供应。

但是在北京搞到四百万石就太成问题了!

北京周遭贫瘠,又要供应六个军镇,哪儿还有余力养活北京所以就只能通过那条要命的运河北运。

而运河在黄河改道向南前,倒是一条不错的水道。可是在黄河改道后,问题就大了......因为黄河带来的泥沙太多,如果和运河相交,那么交汇之处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淤塞,而且黄河河道就会高于运河河道——黄河就会变成一条截断运河的墙了!

所以从明朝迁都北京开始,为了保证人口密集的北京城的粮食供应的绝对安全,大明朝廷就采取了“弃淮保运”的政策,确保黄河入淮,而不让黄河和运河交叉,然后从淮北某地入海。

这样一来,黄河泥沙年年入淮,日积月累之下,淮河河道抬升,入海口淤塞,后来为了缓解淮河水患,不得不在淮安府境内修高家堰大坝,形成了洪泽湖。而这个洪泽湖因为不断吞入淮河泥沙,已经变成了“悬湖”。一旦漫堤溃坝,淮、扬二府就会沦为泽国!

即便高家堰大坝不溃,也只能保住淮安府的淮南部分和扬州府,凤阳、徐州和淮安府的淮北部分还是每隔两三年就一淹!

代价之高,令人咂舌!

如果没有北方的长期旱灾......两淮人民就自认倒霉吧!

可是大明北方一旦出现七年大旱,淮南、淮北的农田可就非常宝贵了。因为黄河、淮河都在这一带汇合,所以这一带即便降雨偏少,也是不缺水的,主要的问题还是黄淮泛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