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谋天下 > 第八百一十三章:规律

第八百一十三章:规律(2/2)

目录

基本上他心里有印象的人物,无论是好的人物还是坏的人物,差不多都是在这个时候粉墨登场。

所以朱常洛有理由相信,这一次的恩科,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奠定未来数十年之内大明的朝堂格局,岂能不上心

照大明典制,会试设主考官一名,副主考官两名,同考官九名,阅卷官数名。

但是实际上,只有前三个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他们才是真正参加到考试当中去的,阅卷官因为要糊名封卷,谁也难以知道自己的卷子到底是谁改的,也自然没法子去认什么老师。

而除了阅卷官之外,其他的考官其实都是监考官,主考官和副主考官负责在考场维持秩序,开拆题目,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同考官则辛苦些,每个同考官负责一片区域,需要实时巡查各房,保证考生没有舞弊的行为。

这一次的恩科,朱常洛开了金口,要亲自来担任主考官。

所以自然的是,这会试的含金量也大大增高。

副主考官毫无疑问,是首辅王锡爵和次辅衷贞吉两位大佬。

至于同考官,内阁的三位阁臣自然是跑不了的,还有就是翰林院的方从哲也是跑不了的,需要议一议的,自然是剩下的这五个名额。

“陛下容禀,前些日子徽州府传来消息,礼部侍郎叶向高奉陛下旨意延请算学大家程大位,如今已然功成,叶侍郎和程先生再有两三日的时候,便能抵达京师,老臣以为,延请大家并非易事,叶侍郎此举乃开我朝算学先河,同考官之职,可授叶侍郎!”

第一个站出来的,还是李阁老。

身为天子近臣,恩科的重要性,自然没有人比李阁老更清楚,李阁老自然是没有朱常洛那般能够洞察先机的本事,但是他却能够猜的八九不离十。

盖因科举这种事情,其实是有规律的!

要知道,对于朝廷的高级官员来说,虽然大多是七十五岁致仕,但是实际上操作起来却是灵活多变,而科举三年一次,但是高层的官员轮换却是很长时间的。

六部七卿五阁老,这十二位朝廷大佬,每一个人致仕,都会引起一场朝廷的小范围动荡,长则十几年,短则数年,总之肯定比科举的频率要低的多,一般来说,内阁的变动大致维持在十年左右。

而官场又是一个讲究资历和机遇的地方,所谓资历,自然是熬年头,一个新科进士,走到部院大佬的级别,错非是有从龙之功这样可遇不可求的功劳,至少要有二十年的资历,然后看机遇能不能入阁。

如果很不幸的是,等到某位官员成为部院掌印官的时候,这一届阁臣刚刚换了两三年,那么抱歉,这位官员的仕途恐怕也就止步于部院了,因为等到阁老们该致仕的时候,他距离致仕也没几年了,皇帝不可能会任用一个压根干不了几年的人入阁。

这样频繁的更换重要朝臣,对于朝局的影响太大。

所以一般来说,每过十年会迎来一次重要的科举考试,他们将是有机会进入内阁的一代,就拿如今的朝局来说,如今的内阁当中,有四位阁老都已经垂垂老矣,最多再过两年,就会致仕而去。

而接替他们的人,将是李廷机,方从哲,叶向高这一代人,而他们三人正巧的都是万历十一年进士,待得李廷机这一代人都入阁之后,就会形成新的一个内阁结构。

这个结构至少能够保持十年以上。

至于接替李廷机的人,自然就是如今仍旧处在朝廷中层的韩爌,孙承宗等人,因为等到李廷机他们该致仕的时候,韩爌等人也差不多该到了部院侍郎尚书的级别。

而韩爌,孙承宗这一拨人,又恰恰是万历二十年进士,和李廷机等人差了将近十年的资历,一次就算了,但是两次三次,可就算不上是巧合了……

今年是万历三十年,和韩爌他们那一届,又是差了十年,稍微用点脑子,李廷机就能猜得出来,这一次的科举不同寻常。

更不用说,这次的考试乃是天子亲自主考!意义非同凡响,不能进入同考官的行列,倒是说明不了什么,但是若是进入了同考官的行列,毫无疑问必定是天子所倚重的大臣。

何况在官场当中,最牢固的莫过于师生关系,这一场会试的考生,他们的主考官,也就是座师是皇帝陛下,那么他们能够拉关系的,必然是房师了。

既然知道他们未来多半会飞黄腾达,自然要在这个时候就好好的提携起来,毕竟朝局当中,最终靠的还是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而这些新科进士的关系网,无疑就是从会试开始的!

所以这一次的会试,不仅仅是一次会试,更是一次划分势力,争取人才的机会,谁能够在这次会试当中录取更多的优秀人才,就代表着他们拥有更多的储备力量,未来在朝堂上就有越重的话语权。

帝党当中,李廷机和叶向高一向交好,所以无论如何,李阁老也要帮自己这位老友,争取一个名额。

“陛下,臣举荐左佥都御史郭惟贤!”

接下来站出来的,却是朱赓朱阁老。

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李廷机能够看出来的事情,朱阁老自然也能看的出来。

其实说起来,朱阁老是比较惨的,因为上一代的内阁班底,也就是他和王锡爵,沈鲤等人这一代,乃是嘉靖末年的进士,他们是按部就班的一步步累计资历到了内阁当中的。

按照正常的情况下,下一代接替他们的,应该是万历五年那一届的进士,所以浙党一直以来的储备力量,都是以万历二年到万里八年这中间的三次进士为主要培养目标,而郭惟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是不幸的是,原本应该由郭惟贤这一届接班内阁的当口,却发生了意外,当今登基了!

朱常洛登基之后,自然就要提拔属于自己的班底,也就是李廷机这一拨人。

所以原本正常的规律就被打乱了,这也是当初李廷机被任命为阁臣的时候,朝廷舆论一片哗然的最大原因,按照他的资历,至少要再熬五六年,才能够得上入阁的底线。

只是无奈的是,先皇当时驭极多年,威严深重,又铁了心要为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如今的今上铺路,只能让李廷机入了内阁。

但是如此一来,原本内阁轮转的规律,就被彻底打乱了。

最惨的就是浙党,内阁的班底,直接从嘉靖四十四年的王锡爵那一代,跨越到了万历十一年的李廷机这一代,中间的间隔由十年变成了十六年,正巧把他们的后备力量给绕过去了。

对于这件事情,朱赓一直耿耿于怀,但是无论怎样,事情已经这样了,帝党的崛起已经难以阻挡,浙党也不可能放弃这么多年来的心血,去重新培养别人,也来不及了。

所以朱阁老只能将错就错,做出最后的努力,拼尽一切力量,也要将郭惟贤拱上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