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绍宋 > 第三十六章 蜡烛

第三十六章 蜡烛(2/2)

目录

太荒唐了!

在场诸大员听完这话,几乎是一般心态……而这个荒唐,不光是指官家对待生母的态度,对待大家的阴阳怪气,更荒唐的是,在场之人还偏偏都知道,官家这话居然是大实话。

后宫那里除非现发国债或者找国丈去借,否则真就没有三千两黄金现钱!

然后,所有人本能一起看向了礼部尚书朱胜非。

朱胜非面色不变,但后背却已经满是汗水……话说,官家亲口说了礼部两个字,却是让他连个甩锅的对象都没处寻,而他之前又屡次滑不溜秋,把大事往上推给宰执,把小事往下推给鸿胪寺,明明是正经做此事的礼部,却半点事情不沾手。

但这般不当人的举止,换来的自然是如今无人愿意拉他一把了。

“礼部亲自往滑州走一趟吧。”大眼瞪小眼看了一会后,首相赵鼎干脆下了堂令。

朱胜非无可奈何,只能出列以对,但还是不甘:“能否请相公们直言,金人残暴粗鲁,若执两位太后强索这三千金,下官又该如何”

“你为礼部尚书,自有说法。”枢相张浚也看不下去了,却是抢在其他人之前做了搪塞。

无奈之下,朱胜非只能拱手再朝身后鸿胪寺卿翟汝文相对:“翟客卿,能否先去通报金使”

翟汝文这些日子早就被朱胜非给弄得焦头烂额,闻言也懒得敷衍:“朱尚书,通报金使岂不是自曝己短与哀求金人何异之前辛苦两月立起来的脸面,一朝丧尽!”

朱胜非彻底无法。

而此时,一旁王庶却振袖而出:“若是礼部不愿意去,刑部可以去,断不使国家失了丝毫体面……这有什么可犹豫的,没钱、不许就是了!与我一杯羹的事情,早在当年南京便说清楚了,怎么现在反而犹疑起来!只因为是官家生母吗!”

这话说的,其余人倒是想让他王庶去,可无论如何,这活都轮不到刑部吧

故此,转来转去,朱胜非无奈之下,只能颔首,却又公开提出了一个条件:“下官待会便走,但临行前有一事要几位相公一起给个应许……”

赵鼎等人一起蹙眉,只觉这厮实在是太过分。

孰料,朱胜非叹了口气,却就在这秘阁之中摇头以对:“下官别无他请,只想请诸位许下官此事之后便辞职闲居。”

众人各自一怔,也都有些愕然。

话说,这些日子议和之事弄得大家欲仙欲死自然是真的,但官家将大权下放,一群人在秘阁中操弄国家大事无忌的感觉也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还真没几个人想着辞官归家的。所以一时间,这些人不知道他是真的觉得受了委屈,还是在以退为进,拿这个跟宰执们讨价还价。

停了片刻,赵鼎无奈蹙眉:“朱尚书,你是堂堂尚书,辞职总要官家首肯的。”

“这个下官自然知道。”朱胜非坦然以对。“官家那边自然是官家那边,下官自会有公文交代,但先要诸位作准,许我此事后如大宗正那般告病不来秘阁管事才行。”

刚要说话,却见枢相张浚抢先一口,直接挥袖:“我等并无异议,但请礼部先把太后迎回来如何”

朱胜非反而如释重负。

而此事定下,其余事端反而显得都无所谓了……当然了,只是理论上的无所谓,岳飞的札子,韩世忠、吴玠的出关,官家自暴自弃的态度,哪个能无所谓

但正所谓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怕咬,连上次暴动的事情都忍过了,还有什么不能忍的

就这样,当日秘阁会议匆匆结束,别的各处都不提,只说朱胜非自往滑州去汇合权邦彦、张荣去接太后,却不料那边顺利的简直不可思议……朱胜非以礼部尚书之尊抵达彼处,咬牙传达了中枢明确无误的态度,也就是不会给哪怕一两金钱,态度刚一亮出来,对面便冒出来一个不知道在哪里藏着的大名府行军司都统高景山,鞭子直接抽到那随行渤海籍猛安的脸上,后者便老老实实将人放回了,连本钱都不敢要。

两宫太后,就此过河……事情顺利的宛如梦中一般。

而两位太后既然过河,自滑州到东京才多少点距离,不过第三日,郑太后、韦太后,便在朱胜非、权邦彦的护送下回到了东京城。

官家自称有恙在身,又说思念诸位太后、母妃过度,生怕一见面就哭晕过去,坏了体统,所以居然没来迎接。

但除了官家没到外,其余礼仪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吕公相以下,诸相公引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然后潘、吴二贵妃出面,在诸相公的协助下,于城门处正式将两位太后銮驾接上。

至于这期间,两位太后如何一一与在北面闻名的几位相公相见问候,称赞他们是诸葛武侯一般的人物;又如何要见在北面知名度最高的韩世忠而不可得,竟是只见了个杨沂中;最后,两位贵妃又如何与两位太后在城门口抱头痛哭,引得围观百姓想起靖康往事一起痛哭……种种插曲,就不值一提了。

到了下午,一行人终于抹干眼泪回到宫内,却是直接入了景福宫,先看了一场《白蛇传》,然后又有少林寺汴梁分寺主持法河大师与五岳观主持张道士等有力宗教人士在此等候,带着一群和尚与道士分别为两位太后祈福禳灾……折腾到傍晚,最后在景福宫设大宴,既是迎接两位太后以及其余皇太妃等人,也是招待文武百官,为太后回銮一事做个正经的庆典仪式。

而这个时候,之前因为‘思念过度,生怕一见面便哭晕过去’的赵玖赵官家也终于出面了,这让宰执们和其余随行大员几乎欣喜若狂。

且说,如郑太后,还有王贵太妃、乔贵太妃这些人,当年在赵佶那吓死人的后宫里面也是个个都能当女频主角的人物,心思玲珑剔透,只不提北地风雪,专说一路走来,又怎么可能不小心问询此间新风俗与新君俗便是韦太后,经历了河上一事,也小心了不少。

再加上此时百官俱在,那自然万事妥当,双方都无失了体面之事……郑太后那里,连行礼都不敢让这位官家跪下的,老早让两个贵太妃给扶住了,生怕这位官家‘哭晕过去’;韦太后那里,虽想要上前说话,但相隔数年,只觉对方除了相貌几乎无一处与往日相同,反而有些怯怯。

于是,最终开宴如常。

不过说是大宴,因为宫中着实简朴的缘故,也没有什么正经礼节,就是几位太后、贵太妃上面坐着,官家与两位贵妃外加此番回来的其余杂项宗室在一侧落座,几位相公大员在对面陪坐,至于低阶文武反而早早打发了……这架势,真真宛如寻常官宦世家里来了不必避讳的女长辈后家宴一般。

然而,有意思的是,宴会一开,没了那些敷衍至极的流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男男女女,却无人动筷动碗,都只是瞅着那位官家若有所思而已,偏偏那官家也是无话可说,只是在座中侧身枯坐,场面着实尴尬。

最后,停了半晌,郑太后身上有任务,再难也是要开口的,便无奈咬牙相对:“官家……数月前自五国城动身,两位太上皇帝尚不知晓议和情形,只是攀着车辕,一再托付言语与官家,请官家莫忘了郑亿年送来的书信,委实只要一太乙宫使便足安身……官家不知道,当时你大哥几乎在车前哭晕过去,还挨了金人鞭子,我们几人无奈,只能当场立誓,若不将他救回来,个个都要做瞎子的。”

赵玖怔了怔,点了点头,却并不言语。

上下男女文武见此情形,齐齐头皮发麻,心里发凉,却又着实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郑太后勉力想言语,却不料再一开口,便忍不住泪流不止。

郑太后毕竟是太后,此番归来,再无牵挂,只是念及北面风雪而已,倒是其余贵太妃、太妃,同样是想到北面风雪,忍不住泪流满面,偏偏又不敢多哭,生怕惹怒了这位官家,他们的儿子回不来,没法养老。

场面一时僵住。

又过了片刻,就在吕好问与赵鼎二人无奈起身,准备应对之时,却还是韦太后最有底气,忍不住一时强作欢颜,来做场面上的调和:“九哥太委屈了些……来的路上便听人说,你平素在宫中,都只点一根蜡烛,我还以为是传言,结果现在景福宫里设宴,果然一个案子上只有一个烛台,立着一根蜡烛,吃的还都是猪肉、鸡肉、鱼肉,却比不得你爹爹那时,晚间设宴,几乎是白昼一般,一顿要百只羊的。”

此言一出,场面有些冷的吓人。

不要说几位宰执、尚书、卿丞那里,直接有人在暮色中微微叹气,便是郑太后这些有政治涵养的人,也都晓得是这位韦太后是说错话了。

不过,毕竟是韦太后,是这具身体的生母,赵玖停了片刻之后,终于还是在斜着身子含笑开口了:“太后说的极是,若非晚间几乎如白昼一般,一宴一百只羊,哪里能做的亡国之君还连带着全家去了五国城而我若不是连点一根蜡烛都觉得耗费,又何至于另起炉灶,做了个中兴之君”

“官家简朴。”鸦雀无声之中,居然是郑太后反过来替面色惨白的韦太后出言转圜。“所以能成大事。”

“不是简朴。”赵玖收起笑意,在座中感叹而对。“而是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

这一次,连郑太后都面色惨白了,倒是韦太后政治素养着实差劲,缓过劲来后,依然不懂。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