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会打脸吗?(1/2)
第二天下午,《承诺》正式开始展映。
章子芳跟这边电影节官方算比较熟,她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合作的制片人,也是属于在欧洲电影圈里比较有人脉的中国电影人之一,再加上她的几乎每一部电影都能在欧洲卖一些钱,所以《承诺》租下的,是整个电影节规定了可以播放展映电影的若干家影厅中第三大的一家。
事先就有报道,《承诺》的制片人也发动多年来的关系,在柏林当地的一些媒体上事先投放了一些软文。
并且呢,章子芳过去这些年往欧洲跑所结识的一些老朋友,那些电影导演、演员、制片人、发行商、影评人等等,这个时候,也都会提前的帮忙鼓吹一下,写一点对电影表示很期待的文字,对导演本人的一些绍介,等等之类。
甚至她的团队还跟本地几家报刊提前约好,在章子芳刚来到柏林之后,就抓紧时间做了一个专访,随后不久就在报纸上登出来……这一切的一切,再加上章子芳的电影本身在欧洲热爱文艺电影的那部分观众中间的口碑,都使得《承诺》的展映第一场,迎来了一个相对程度的开门红。
可以说,这是多少年积攒下来的一份开门红。
羡慕不得。
展映开始之前,李谦比较早就带着秦晶晶和傅学隆,自己的行政助理秦诺一起,过来《承诺》要做展映的影厅门口帮忙。
但是,基本上帮不上什么忙。
十年来前后往欧洲这边跑了那么多次,章子芳身后的团队对于前来欧洲参加电影节的事情,已经无比熟悉,所有的安排都可以提前就巨细靡遗地规划好,带的人手也是足够,所以一切都显得驾轻驭熟。
然后,李谦来了,除了摆了一会儿姿势,供记者们拍照,就只能是在影厅门口看了一会儿,然后进去等着放映。
其实章子芳已经不太需要了的,但她的制片人还是提前制作好了大幅的宣传海报,同时还印制了据说几千份的宣传手册。
只要进门看电影就发,路过都派送。
李谦手里也拿了一本,进去等放映功夫,就翻开来细细的看。
说白了,这些年复一年、一部又一部的进行力所能及的宣传,为的其实已经不是当下的这一部《承诺》,而是为了持续地扩散章子芳导演这个品牌,和她的电影作品在欧洲这边的影响力。
相比之下,《红高粱》剧组在宣传上的准备,就略显寒酸了一些。
在接到了参展邀请之后,宣传部门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也做了一批画册、宣传册的设计,最终李谦选定了一款,印刷好了,先于李谦他们就打包先发了过来。除此之外,宣传部门还曾经请示要不要做海报啊之类的。
李谦当时想了想,本来去柏林参加电影节,就只是想去刷一刷艺术范儿的,拿不拿奖都没那么关键,至于这部电影在欧洲那些国家能不能卖出点钱来,也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到时候剧组大概只会组织那么几个人一起过去,要是还得折腾海报啊什么的,就未免太累、太复杂了。
于是,他大手一挥,不做了。
或许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的电影人而言,能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哪怕不是主竞赛单元,都是值得大大欣喜,然后就像章子芳所表现得那样,抱着最大的希望赶过来,到处宣传和忙活,力求哪怕不获奖、没能一战成名,至少也在欧洲这边的文艺和电影圈子里混个眼熟什么的。
但对于李谦来说,则不是那么回事。
第一,他不是张国师,此《红高粱》非彼《红高粱》,这个时空也不是另外那个时空,所以,虽然自己剪完了自己回头看,他觉得相比起当初初出茅庐时技法、水准、眼光还略显稚嫩和粗糙的张国师版《红高粱》,自己也会比较臭屁、比较得意地觉得,自己这一版,在吸收了对方的精华,弥补了不足之后,在很多方面,其实应该是稳稳超出的。
尤其是,作为自己心中定位为“实验电影”性质的练手作品,他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相当的大胆,人物表演和故事剪切暂时不去说它,单单只说张国师的原作最受人推崇的那种泼墨式的的色彩运用和镜头意向,李谦觉得自己这一版的作品,应该都是要比他超出不少的!
一来心里有原作打底子,哪里让人拍案叫绝,哪里略有瑕疵,哪里仍可遐想,这些东西在张国师版《红高粱》在国际上大张名目之后,二十多年来,都是已经被国内的电影圈子翻来覆去的研究透了的,很多东西都已成定论,张国师自己在一些深度访谈里谈到那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他自己的一些感悟和遗憾,李谦也都基本心知肚明——这就等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再出发!
二来么,李谦毕竟是电影学院摄影系的科班出身,玩摄影、玩光、玩色彩,那是拿手的本事。或许你让他自己凭空创造,他未必真的就能拍出超过原版《红高粱》的东西来,但拿着对方的成品,而且是成败得失都已经被扒干净的作品,自己再去自由发挥地做一套类似的产品出来,当然就不会那么难了。
更何况从当初拍《新白娘子传奇》开始,一直到拍《红高粱》之前,李谦已经带队拍摄和制作过多部的电影电视剧,经验已经相当的丰富!——这其实就是说,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再出发的那个人,自身水平也不差!
三来就简单了,任何一个时空里,艺术品这个东西,得先有真作,才谈得上赝品、复制品、印刷品等等。如果这个时空有张国师,而且他也拍了一部《红高粱》出来,哪怕他拍的远不如李谦这一部,但李谦再拍,就有了对比,除非拍得远远超出了原作一两个大层次大境界,不然就难获好评。
但是现在么,没有!
这个时空没有张国师,也没有《红高粱》!
李谦版《红高粱》,就是原作,而柏林电影节的展映,将会是它第一次展现在公众和群体面前。
别说对原作是有一定超越的,就算没超越,有瑕疵,但哪怕得了原作七八分的神韵,至少也是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线上了。
但是,作品好归作品好,在另外的那个时空,张国师带着《红高粱》能获奖,并不意味着李谦在这个时空带着一部崭新的《红高粱》,一部并不逊色甚至尤有胜出的《红高粱》,就也一定能获奖!
这个逻辑是并不成立的!
时空变了,年代变了,人变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大同小异也好,大异小同也罢,总之,李谦从来不认为自己照着来一部《红高粱》,就一定能拿奖。
这是第一。
第二,从很多方面来说,他并没有像国内的其他电影人,乃至与《红高粱》相关的一众人等,比如齐洁,比如这部电影的主要摄影师和摄影指导傅学隆,比如女主角秦晶晶他们一样,那么看重这个奖。
首先是因为他是一个更看重一部电影的商业表现,至少也得是在商业成功的基础上再去谈人文色彩和艺术成就的导演,其次,前世在另外那个时空的经历,也清楚地告诉他,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衰落,与文艺电影的衰落,是必然。
所以对于他来说,想要把《红高粱》练练手,那就拍了,拍完了,感觉自己收获很大,而且剪出来片子自己也很满意,就足够了。
票房么,估计大卖的可能性不大,但毕竟是自己的导演作品,回本基本毫无压力,这就行了。
至于欧洲这边的电影节,来还是要来的,但来了之后能不能拿奖,就全无压力了,来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人总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而且,不管这次来是不是能有点收获的回去,接下来的几年,他都不太可能有时间再去拍《红高粱》这一类的文艺电影了。
电影的全球市场正因为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革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技术革新,在这一波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地位定型之前,他实在是不敢松哪怕半口气!
…………
放映厅里接近坐满。
很多欧洲的的观众,或许就是柏林本地人,也或许是不知道从哪个国家赶过来,就为了来电影节看电影的,此时,大家都坐在放映厅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声喧哗——或许正如此前国内的一家报纸对章子芳的电影评论的那样:买了票,进去坐下,然后你什么都不用做,就安心的享受你这一段属于你的一百分钟的电影之旅就可以了。因为,章子芳总能用温暖,把你的心填得满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